近日,工信部牽頭起草的《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》公開征求意見,擬將AEBS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從推薦性標準變為強制性標準。這一政策信號預示著,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將從車企的技術儲備轉變為全民出行的剛性需求,推動行業從“功能堆砌”向“安全實效”深層轉型。
在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,傳統AEB功能應對場景單一,高速避險、側碰、后碰等復雜場景仍存在技術瓶頸,部分品牌在單一場景測試中表現出色,卻在復雜路況下頻繁出現誤觸發或失效問題,導致用戶對智駕輔助系統信任度下降。
鴻蒙智行以“安全就是豪華”為理念,在主動安全領域持續深耕。2024年推出的HUAWEI AD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中的eAES功能,突破傳統AES系統只避讓不減速剎停的局限,實現“邊剎邊讓”。該功能覆蓋1km/h-150km/h速度范圍,可應對行人、電動車等橫穿障礙物。在深圳某工業園區實測中,搭載該技術的車輛以100km/h高速行駛時,面對橫穿行人能同步完成急剎降速與橫向避讓,車身姿態穩定。其核心邏輯遵循“讓速不讓道”原則,優先觸發AEB制動,若制動距離不足且側向空間安全,則啟動eAES轉向避讓,最大限度降低碰撞傷害。
鴻蒙智行秉持五維安全理念,覆蓋全時速、全方向、全目標、全天候及全場景,近期更將CAS 3.0碰撞避免升級為CAS 4.0全維防碰撞,安全守護功能進一步增強。截至目前,鴻蒙智行聯盟品牌車型累計避免可能的碰撞次數超181萬次,切實踐行“安全是最大的豪華”。
多維度技術創新 打造超可靠主動安全體系
鴻蒙智行采用激光雷達、4D成像毫米波雷達、高清攝像頭等多異構傳感器融合方案,實現“超人級”環境感知精度,在雨雪、霧霾等極端天氣下仍能保持感知穩定性。行業平均AEB誤觸發率為10萬公里/次,而鴻蒙智行eAES的誤觸發率按“億公里/次”設計,精度較行業標準提升1000倍。
其將中央計算平臺與底盤系統深度耦合,實現感知、決策、執行的跨域協同,讓安全防護從實驗室參數轉化為真實路況的“保命剛需”。第三方平臺測試顯示,鴻蒙智行車型在AEB、eAES等主動安全測試中領先行業。
用戶口碑與數據雙背書 安全實力重構購車標準
在實際使用中,鴻蒙智行的主動安全技術獲得用戶廣泛認可。上海車主在雨夜遭遇“鬼探頭”時,eAES系統在0.5秒內完成急剎降速與側向避讓,避免碰撞的同時保障了乘客舒適性;深圳車主在高速連環加塞場景中,系統通過跨車道協同控制,1秒內完成風險識別與避險操作。
數據顯示,鴻蒙智行4月智能輔助駕駛總里程達2.64億公里,用戶活躍度高達88.62%,人均智能輔助駕駛里程561.65公里,充分體現了用戶對其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安全的高度認可與信賴。
從AEBS強制標配的政策導向,到181萬次避險的技術實證,鴻蒙智行以“安全優先”的底層邏輯,重新定義了智能輔助駕駛的價值尺度。當行業競速回歸本質,唯有將安全刻入技術基因,才能實現“科技向善”的終極目標。未來,鴻蒙智行將繼續以“斷代領先”的姿態,為車主筑牢安全防線,引領智能輔助駕駛安全技術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