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魏建軍親赴敦煌,在玉門關漢長城遺址前,不僅尋到了品牌名字的起源,更找到了一條中國車企以文化賦能品牌的向上之路。
九月下旬,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現身敦煌玉門關。在古老的漢長城遺址前,他不僅尋找到品牌名字的起源,更詮釋了新時代的“萬里精神”——探索、堅守、自信、傳承。這不是長城汽車第一次與文化IP深度綁定。從都江堰到敦煌,長城汽車正以文化為媒,在汽車行業同質化競爭中,走出一條獨特的品牌向上之路。
01 文化賦能,打破車企同質化競爭
當今中國汽車市場,技術參數與價格戰已成為競爭常態。各大車企紛紛堆砌智能駕駛硬件、比拼續航里程、降低售價門檻,陷入同質化競爭漩渦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長城汽車選擇了另一條路——文化賦能品牌。與敦煌文化的深度合作,不是簡單的營銷活動,而是品牌精神的深度重構。長城汽車從敦煌莫高窟汲取色彩靈感,研發出獨特的“敦煌綠”車漆,讓千年美學在現代工業產品上重生。
這種文化賦能的背后,是對中國消費者文化自信的精準把握。隨著國潮興起,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。長城汽車正是抓住了這一趨勢,將產品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升華為文化符號。
02 技術長城的文化底色
長城汽車的文化追求不僅體現在表面設計,更深入技術研發的底層邏輯。在敦煌之行中,魏建軍特別強調了“堅守”精神。這種精神體現在長城汽車的技術研發中,就是長期主義的堅持。數據顯示,長城汽車研發投入連續三年突破百億。2003年開始自建試驗室、試驗場,累計投入近百億構建全球領先的試驗體系。其中包括國內自主品牌首個環境風洞試驗室,以及亞洲最大的安全試驗室。這種對技術的堅守與敦煌文化的守護者有著驚人相似。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幾十年如一日,守護著千年壁畫;長城汽車工程師則秉持同樣精神,打磨每一項技術細節。文化不是貼在表面的標簽,而是融入企業血脈的基因。長城汽車將敦煌的“萬里精神”融入技術創新,形成了獨特的技術文化底色。
03 文化出海:從產品輸出到價值輸出
中國汽車出海正進入新階段。從最初的產品貿易,到現在的本地化生產,下一步將是文化與價值的輸出。長城汽車在這方面已經先行一步。巴西工廠的竣工投產,不僅是產能的布局,更是文化輸出的橋頭堡。長城汽車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產品設計,讓全球消費者通過汽車產品了解中國文化。這種文化出海的意義遠超商業范疇。正如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通道,更是文明交流的橋梁,長城汽車的全球化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。敦煌在歷史上是東西方文明交匯之地,今天長城汽車借助敦煌文化IP,正構建新時代的文化交流通道。
04 文化自信引領品牌向上
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,價格戰只能帶來短期銷量,文化認同才能建立長期品牌忠誠度。長城汽車通過敦煌項目,展示了中國品牌的文化自信。這種自信不是閉門造車,而是建立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。敦煌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,長城汽車汲取這種融合精神,打造包容并蓄的品牌文化。從市場反饋來看,文化賦能已經成為長城汽車品牌向上的重要推力。坦克系列的熱銷,不僅得益于產品力,更得益于其獨特的文化定位。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一輛車,更是一種文化認同和精神歸屬。
05 文化傳承與創新之道
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工業結合,是許多中國品牌面臨的難題。過于保守會顯得陳舊,過于創新又會失去文化根基。
長城汽車提供了可借鑒的解決方案。在敦煌項目中,既尊重傳統文化本源,又進行現代創新演繹。“敦煌綠”不是簡單的顏色復制,而是經過10萬次色漆篩選,實現傳統美學與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。這種傳承與創新的平衡,體現在長城汽車的各個方面。從產品設計到技術研發,從品牌傳播到用戶運營,長城汽車都在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的融合之道。
汽車不僅是工業產品,更是文化載體。長城汽車借助敦煌文化IP,正在構建獨特的品牌差異化優勢。在參數競爭日益同質化的今天,文化賦能可能成為中國品牌突圍的關鍵路徑。長城汽車的探索證明,有文化的車企才能走得更遠。
從敦煌到全球,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,長城汽車正在走出一條獨特的中國品牌向上之路。這條路上,文化不是點綴,而是核心驅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