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上市的2026款深藍L07,讓我有點坐不住了。不是因為它的價格——13.59萬起,這個價位早被新能源卷成了“白菜價”;而是因為它敢全系標配華為乾崑智駕,還把“續航焦慮”按在地上摩擦。
作為一臺中型轎車,它甚至敢在智能化、續航、舒適性三個維度同時發力,活生生把自己卷成了“六邊形戰士”。但問題是:15萬級真的需要這么卷嗎?
深藍L07的“三把尖刀”
2026款深藍L07提供了增程版和純電版,共6款車型,售價13.59-15.59萬元。而全系標配華為乾崑智駕ADS SE,這在15萬級市場幾乎是“降維打擊”。
首先,深藍超級增程2.0,是目前「卷續航」的最優答案——
• 增程版CLTC純電續航240km,綜合續航1500km,饋電油耗3.48L/100km。
• 純電版CLTC續航660km,電耗12.0kWh/100km,3C超充10分鐘補能200km。
• 技術亮點:44.39%熱效率發動機、92.3%總成工況效率電驅,以及“微核高頻脈沖加熱”技術,冬天充電快30%,續航焦慮直接清零。
其次,華為乾崑智駕,算得上「卷安全」的“天花板”——
• 全向防碰撞系統CAS 4.0,20向防護覆蓋日常99%場景,AEB剎停速度同級領先。
• 高速領航輔助覆蓋率99.2%,城區巡航+智能泊車組合拳,基本實現“無腦通勤”。
• 實測:高速上平均每600公里接管一次,比老司機還穩。
最后,可變自適應懸架,堪稱卷「舒適性」的“隱藏款”——
• FSD+HRS雙系統全系標配,爛路不顛簸、過井蓋不彈跳,底盤質感直接對標30萬級豪華品牌。
• 云感零重力座椅+杜比7.3.4音響,后排甚至能躺平當“移動小床”,這配置在B級車里都算頂配。
三項核心技術,就像深藍L07的“三把尖刀”,讓B端到C端,都重新審視了我們所認知的15萬級市場。
誰在“真香”?
第一位價格更“高調”的比亞迪漢DM-i,優勢在于品牌力強、插混技術成熟,油耗低至3.8L/100km;劣勢則是純電續航僅120km(CLTC),高速領航輔助僅高配可選,底盤調校偏硬。深藍L07勝在更長純電續航、全系智能駕駛、底盤舒適性更均衡。
第二位小鵬P7i,XNGP智能輔助駕駛領先,OTA潛力大,操控感強;但增程版續航僅1300km(CLTC),底盤調校偏運動,舒適性稍遜。對比之下,深藍L07續航更長、舒適性更極致、價格更親民。
最近「風」很大的零跑C11則憑借純電續航610km(CLTC)、價格低至13萬起,最近掀起了很大波瀾;可惜無增程版,高速領航輔助僅高配支持,智能化體驗不如深藍。這一把,深藍L07增程+純電雙路線、智能化全系標配、續航就更全面。
那么誰更適合深藍L07呢?
• 一線城市通勤黨:3C超充+240km純電續航,短途通勤零油耗,長途出游無焦慮。
• 家庭用戶:后排空間952mm頭部+1180L后備箱,周末露營、全家出游一車搞定。
• 科技控:華為乾崑智駕+Deepal OS 4.0,語音交互絲滑到像在“打游戲”。
15萬級的“真香定律”
深藍L07的出現,證明了一個道理:新能源車的“卷”不是壞事。它用15萬級的價格,把續航、智能化、舒適性三個“硬骨頭”啃下來,甚至敢全系標配華為智駕——這波操作,既打臉了“國產車堆料不精”的偏見,也讓合資品牌感受到了壓力。
如果你正在考慮一輛中型新能源轎車,預算15萬左右,深藍L07絕對值得進“短名單”。畢竟,誰不想擁有一臺“續航能打、智駕能跑、坐著舒服”的六邊形戰士呢?